【初中专题】理解词语含义小专题练习含答案
日期:2025-07-10 09:38 点击:
理解词语含义小专题练习
在现代文阅读中,理解词语的“语境义”是把握文章主旨、情感及表达效果的关键。
语境义指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产生的特殊含义,可能与词典义不同,需结合文本综合分析。以下是常见的理解方法和实例解析:
一、明确语境义与词典义的区别
词典义:
词语在字典中的基本含义(如“包袱”的本义是“用布包起来的包裹”)。
语境义:词语在特定语境中衍生的
引申义、比喻义、象征义或临时义(如《背影》中“他和我走到车上,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。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,心里很轻松似的”,“轻松”在语境中暗含父亲强装坦然的酸楚,与本义“不紧张”不同)。
二、理解语境义的核心方法
(一)结合上下文:寻找词语的“语境线索”
1. 就近原则:关注词语前后的句子,寻找解释性、限定性信息。
例:鲁迅《故乡》中
“然而圆规很不平,显出鄙夷的神色”,“圆规”指代前文“细脚伶仃的杨二嫂”,因她的姿态像圆规,此处用借代手法赋予特定指代义。
2. 分析段落逻辑:通过段落的因果、转折、并列等关系推断词义。
例:“他站在村口,望着那条被暴雨冲刷得坑洼不平的路,眼神里满是怅惘。”结合“暴雨冲刷”“坑洼不平”可知,“怅惘”不仅指迷茫,更含对道路毁坏的忧虑。
(二)分析修辞手法:挖掘词语的“隐含意义”
1. 比喻、拟人:词语在修辞中产生比喻义或象征义。
例:“生活是一杯五味杂陈的酒”,“酒”并非实指,而是比喻“复杂的经历”。
2. 反语、双关:词语表面意思与实际情感相反或含多重含义。
例:“几个‘慈祥’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,用盐一浸,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。”(夏衍《包身工》),“慈祥”用反语讽刺老板的冷酷。
(三)联系文章主旨与情感:把握词语的“深层指向”
1. 主旨关联:词语含义需契合文章主题。
例:史铁生《我与地坛》中
“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,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”,“悄悄”“偷偷”不仅写母亲的动作,更体现她对儿子痛苦的隐忍与关爱,呼应“母爱”主题。
2. 情感色彩:注意词语的褒贬转化或情感倾向。
例:“他是我们班的‘活宝’,总能在关键时刻逗笑大家。”“活宝”在此处含亲昵、赞赏的情感,而非贬义。
(四)关注词语类型:针对性分析不同词性的语境义
词语类型 |
理解要点 |
示例 |
多义词 |
结合语境选择具体义项,区分本义与引申义。 |
“骄傲”在“他为女儿的成就感到骄傲”中是“自豪”义,在“骄傲使人落后”中是“自满”义。 |
代词 |
明确指代对象(前文名词、短语或句子)。 |
“这就是我的答案”中“这”指代前文阐述的观点。 |
临时造词/新义词 |
分析作者临时赋予的含义,常与特定语境或主题相关。 |
网络文章中“佛系青年”的“佛系”并非指宗教,而是“淡然处世的态度”。 |
三、答题步骤与技巧
1. 步骤拆解:
①定位词语:找到词语在文中的位置。
②分析语境:梳理前后文内容,判断修辞、主旨关联。
③整合含义:用“词典义+语境特殊义”的方式表述(如“‘XX’本义是XX,此处指XX,表达了XX情感/作用”)。
2. 常见答题模板:
“XX”一词原指……(词典义),在这里指……(语境义),生动形象地写出了……(效果),表达了作者……(情感)。
四、实战训练:
题目:理解《紫藤萝瀑布》中
“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,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”中“不幸”的语境义。
解析:
词典义:指“灾祸、苦难”。
语境义:结合前文“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,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,但花朵从来都稀落……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”,可知“不幸”既指花曾遭遇的凋零,也指人经历的挫折(如作者弟弟的病逝),但通过“生命的长河无止境”强调不幸是暂时的,生命永恒。
五、避免常见误区
误区1:孤立解释词典义,忽略语境。对策:必须结合文本,杜绝“望文生义”。
误区2:过度解读,脱离文本逻辑。对策:以文中具体信息为依据,不主观臆断。
通过以上方法,可系统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多层含义,提升现代文阅读的理解深度。
【练习】
阅读下文,完成第15—19题(20分)
顺风车 聂鑫森
①一连四个早晨,在六点四十分的时候,三十八岁的付忠林,就急急地从江山置业社区的地下停车场,把他那辆米黄色的车开出来,停在社区的大门边。这么早把车开出来干什么?等待搭顺风车的人!
②车身上贴着一张白纸,上面醒目地用毛笔写着粗黑的仿宋体字:江山置业至清水湾,请搭顺风车,不收费!
③奇怪的是,许多人从车旁走过去,瞥一眼那张纸,嘴角便叨起淡淡的笑。难道没有人需要搭车?难道不相信他决不收费?难道害怕中途会遭到敲诈勒索?他是这里的固定住户,有家有室;光天化日之下,车经过的都是繁华路段,有什么值得担忧呢?付忠林茫然不解。
④几天前,报纸上倡导有车的人,搭乘顺路的人上班,既可和谐邻里关系,又可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。付忠林决定身体力行,一个人开车、坐车,再捎带上三四个人,又轻松又热闹,多好。
⑤今天是第四个早晨了。
⑥忽有一个单瘦的身影,缓缓地移过来。他戴着一副近视眼镜,双鬓微白,微笑着问:“先生,我叫马力,住一栋303室。我去清水湾,可以搭你的车吗?”“谢谢你的搭车。我叫付忠林,住五栋206室。请上车。”马力上了车。
⑦又等了一阵,再没有人来搭车了。付忠林叹了口气,说:“马先生,只有你相信我,肯搭我的车。”他按了声喇叭,一踏油门,车便呼呼地跑起来了。
⑧“付先生,你在哪个单位工作?”“我自己开了一家广告公司,上上下下有几十号人哩。马先生,你呢?”“原单位是化工厂,是搞技术的。”“幸会。马先生,我就不明白,人们怎么不愿意搭我的车?”“因为你是老板!”“我不是愿意让人来搭车吗?”“他们认为你是施舍,宁肯保持一种所谓的清高。在我家的阳台上,可以看见你的车,你等了三个早晨了,不容易。”“终于等来了马先生,这是伟大的胜利!今天是去厂里看看?”“不!我得破一破这种世俗之见??壳诶?、智慧致富,有房也有车,不去崇尚,倒变成了嫉妒、怨恨、冷淡,正常吗?这是真正的俗到骨了。”“你是为了安慰我。”“我是怕冷了你的这一片爱心,更怕社会的公德受到歧视。”
⑨付忠林的眼睛湿润了。“谢谢马先生。”“值得谢谢的是你,付先生。从今天开始,我每早都来坐你的车。一种新风气的传播,都要费心费力。等到有第二个人坐你的车,我就可以“退休”
了。”
⑩半个月过去了。
?付忠林的车上有了第二个乘客,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同志,在一家超市当营业员。马力本想马上下车的,但
一想:不行,万一女同志以为是个圈套,也跟着下车怎么办?付忠林问:“马先生,你......”马力立即
打断了他的话,说:“厂里还有事要办哩。”
?一些日子又过了。
?终于,车上有了第三个、第四个乘客。
?那一天,马力一直坐到付忠林的那家广告公司的门口,两人都下了车。“付先生,我是最后一次坐你的车了,明天我和老伴要去北京了,去看看我的孙子!大家逐渐接受你和你的车了,社区里有车的人,都在向你看齐哩。再见!”
?付忠林看着晨光中马先生的背影,缓缓地远去,忍不住大声喊道:“马先生,祝你明天一路顺风!”(有删改)
15.
第④段中加点词语“身体力行”,在字典中的解释是“亲身体验,努力实行”,在文中具体指 。(3分)
15.付忠林决定亲身体验报纸上倡导的,开自己的车,搭乘顺路的人上班
阅读下文,完成第15—17题(19分)
银色手表 王瑞琪
①“自己看看,都几点了?”一件件校服在老李眼前闪过,老李将自己的手表亮到他们眼前。学生们鱼贯而入。
②早读铃响了,接下来可不能再心软,必须记下名宇了。
③一个学生从老李面前跑过。老李想叫住他,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,只好追了上去,不料一脚踩空,落地时,手腕处的银色手表砸在学校的大理石阶梯上,表盘一下蔓廷开几条裂缝。老李赶紧检查手表,可手指刚落下,表盘立刻碎了。他盯若秒什,心里默数了好几个数,秒针仍纹丝不动。表坏了。
④老李睁开眼,锁头渗出微小的汗珠。他感觉自己的身子很重,费了半天劲才翻了个身。他反应过来,自己在天湖。退休后,老李爱上了看湖。距市区六十公里处有座竹溪山,驾车上山,一片蓝汪汪的小湖跃入眼帘,便是天湖。天湖的水清澈湛蓝,像宝石一般纯净透明。
⑤天湖对老李似有魔力。退休的这几年,老李越来越频繁地往天湖跑。小住几日,再度回家,就像一辆旧车从4S 店做了全套保养回来。
⑥咂摸着刚刚的梦,老李摸黑开了灯。银色手表还静静地躺在床头柜上,完好无损,表针指向一点零五分。微弱的“嘀嗒”声传入老李的耳朵里,那是时间流动的音节。这表跟了老李二十来年,算起来,也是个和他一样的老人了。
⑦老李的睡眠质量一直不好。他在工作中从不出岔子,却在梦里一次又一次犯错——一睁开眼,头顶的吊扇呼呼地吹着,原来他醒在讲台上,第一排的学生笑嘻嘻地说,李老师,你又睡过头了——他吓出一身冷汗,从梦中惊醒。
⑧窗外夜色如水?;匚度裘卫锏木跋螅庠缫牙胨度?。他想,干脆出去转转。
⑨他仔细地戴上手表,披衣出门。月色茫茫,远山都成了黑色轮廓,天湖也更加静诳。坐在湖边的石阶上,老李仿佛能听见山间草木生长,水中鱼儿游动。他的思绪变得清澈通透,浑身都轻快了。这一刻,他只是一个失眠的老人。他大口地深呼吸,一种隐隐的幸福感从他的心底升腾起来。
⑩几点了?老李没带手机,黑暗中,手表的银针若隐若现,他变换角度看了几次,却依然无法聚焦。老婆总说他,都退休了,整天看表,还怕时间跑了不成?
他哑口无言。只是,手腕处一旦空空荡荡,他就觉得没有安全感。在学校那会儿,他当过语文老师,当过班主任,当过副校长,无论当什么都被同事们戏称“掐点王”,
课堂、会议,他说了讲十分钟,就绝不会“拖堂”。
?即使在这样的夜晚,老李依然希望掌握时间。
?顺石阶往上便是大路,路上均匀地分布者路灯,借着那微弱的光,老李或许能看清表针的位置。他想起身,不料重心不稳,膝益还木仲直就跌回了石阶上。一刹那,他听见冰冷的金属声手表磕到石头的声音。这块银色手表是他获评全市优秀教师的奖励。他还记得老校长将这块表递到他手里时,手表比想象中要沉一些。这表跟了他二十年,兢兢业业,一直为他带来准确的时间。他有了不好的预感,刚稳住身子便赶紧查看手表,发现表盘上蔓廷开的几条裂缝和梦中的裂缝几乎一样。他难以接受,开始用手摸起表盘,仿佛这样就能抹平那几道裂痕。这时他发現,表的秒针纹丝不动。表坏了。
? 原来这块银色手表也有一天要“退休”。想到这,他的心酸了一下。但随后,他感受到了更为彻底的释然,好像有什么坚固的东西正在慢慢融化,他的心忽然变得柔软。
?次日,暖洋洋的日光在老李的脸上游移。几点了?望着落地窗外湛蓝的天湖,老李打了一个绵长的哈欠。
?管他几点呢。 (有删改)
17.分析标题“银色手表”的象征意义。(6分)
17.①银色手表象征着老李的职业生涯,它陪伴老李多年,见证了他在职场上的奋斗与成就(从获评优秀教师到担任各种职务);②象征着老李对时间的重视和对工作、生活的严谨态度,他时刻戴着手表,在工作中精准把控时间;③也象征着老李内心的秩序和安全感,手表在身边让他感到踏实;④手表的损坏和退休,暗示着老李人生阶段的转变,以及他从过去的紧张忙碌、严格遵循时间规律到退休后逐渐释然、放松心态的变化过程。
(二)阅读下文,完成14-18题。(21分)
第一行诗 梅子涵
①我当过花一分钱看一本小人书的小孩。
②小人书是一个很可爱的叫法,它既描绘了书的大小,也指明了读它的人。一个可爱的叫法让可爱变得更可爱,小人书就是连环画。
③我的口袋里经常有一分钱、两分钱,所以可以经常挨近可爱。
④我摸着口袋里的一点儿富裕,很有一点儿得意地走出家门,走出院子,穿过马路,在一个小书摊前坐下来。小人书有一分钱一本的,也有两分钱一本的,
两分钱一本的是“电影版”,每一页都是电影中的真情景、真人物,好像把电影院的幕布捧在手里。但我还是更愿意看一分钱的,看一分钱的划算,如果有两分钱,就可以看两本??吹氖奔涑な且桓鲂『⒌呐瓮?,小孩是那么愿意把有图画的故事久久捧在手里,两耳不闻旁边事,筑成一个自己的城堡。
⑤坐在路边一条长凳上的小孩,无论是一个,还是互不相识的几个,都像是宁静的字符,正在独自写着他们阅读史的第一行叙事诗或抒情诗。那时的我们不只是喜欢奔来跑去的玩耍小孩,文学、艺术在我们身上,都闪闪烁烁过。
⑥后来我当儿童文学作家了,经常和小孩子们讲故事。我也会给他们讲一分钱看一本小人书的事。不可能不讲,因为只要说起书,说起阅读,不回头,也总看见它,
它在我的“史诗”的第一行。
⑦我跟孩子们讲故事,既不嬉皮笑脸,
也不当“教育家”。讲完了一分钱看一本小人书的故事,我照例也会问问题。你如果不问,他们会觉得你结束得太迅速,不认真,所以我必须认真。
⑧我说,我现在要问问题了!
⑨“一分钱可以买一粒糖,我读完了一分钱一本的小人书,
我又读完了什么?”
⑩他们不容易立刻接上,也是要沉思一下的。我很赞同他们沉思一下,因为現在普及张口便来,问题没有在脑子里兜个圈子。凡是问题,都应该兜个圈子。
?一个沉思过的孩子张口了:“读完了一本小人书,
也就读完了一个故事。”
?我重复地又说:“一分钱可以买一粒糖,我读完了一分钱一本小人书,就读完了一个故事,
还读完了什么?”
?“读完了一粒没有吃的糖的甜味。”
?“读完了比一粒糖更甜的甜味。”
?“读完了从家里走到小书摊前的渴望。”
?“读完了一个还没有完全明白的道理。”
?“读完了写这本书的人的心愿。”
?……
?孩子们的年纪大大小小,
兴致勃勃地完成着我出的“阅读分析题”。诗性的种子,已在他们心中悄悄种下,慢慢萌芽。
?有一回,一个小女孩问:“我可以说没有读完什么吗?”
?我说:“没有读完什么呢?”
?“没有读完长大以后,会不会想起这个一分钱的读书故事,
会不会特别想念你?”
?我忍了忍心情的涌动:“我真希望你们可以想起这个故事,也想到我,那时,你们已经读过很多书了,各有各的优秀了,我那时在哪儿呢?已经很老的我,
还记得住今日吗?”
?我脸上保持住愉快的神情,不显露惆怅和忧伤,
提议说:“我们现在一起,
假装在那个时候想着現在好吗?”
?我没有盯住他们看,扮演着假装想的时候,也必须扮演相互不看,
各想各的。可是小女孩突然喊了一声:“我们不是假装想,
是真的想!”
?我看着她,他们都看着我,所有的目光全都那么真实。就好像我是他们的一页,他们是我的一页又一页,我们是一本那么特别的连环画。连环画没有再说话,周围一片安静,应该正是在酝酿着第二行诗、第三行诗……
?我的心里终究还是湿了。
(有删改)
14. 第③段加点词“可爱”在文中具体指
。(2分)
14.(2分)小人书(连环画),以及小人书带来的美好阅读体验